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:走过疫情封闭,怀疑人生就去坐天星小轮
疫情笼罩香港至今将近三年,在无法出外旅行,本地又动辄陷入政府公共卫生封控的环境中,香港这个城市又老了三岁。每两年就会在香港、深圳举办的「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」(UABB),香港展方今年以「集籽种城」(Seeds of Resilience)为主题,策展团队集合香港本地超过50个参展硕目,从城乡共生、多元化共居、低碳生活及由下而上的社会设计,展示香港经历疫情后仍能像种子顽强,抵抗困难,落地生根。
香港展场分别位于中环街市、北角东渡轮码头及中环天星码头;深圳展场则位于原金威啤酒厂的罗湖「粤海城・金啤坊」,紧接香港展期后于12月举办。
翻开场刊,策展团队在展览起首语说:「过去数年,一浪接一浪的危机改变了香港人的生活。」
美国注册建筑师、其中一位策展人梅馥曼(Fei)说,建筑师是一种关心城市未来的职业
「建筑设计离不开生活,如果我们能培养出韧力在这个城市生活,或许面对疫情及种种危机时,我们会有更高的抗压性。例如城乡共生及低碳生活关注本地农业,如果城市有自给自足的韧力,会否就不怕因封关而抢购入口食物?这次『集籽种城』是一场showcase,也是缘于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接触到彼此,透过本地大小团体的展品,让公众知道其实仍有很多人在香港努力不懈,互相鼓励,有动力去追寻希望。」
双年展也不乏回顾与重探香港建筑历史的展品:「战后建筑研究档案」的成员以模拟实景形式重现香港大学建筑系创系主任Raymond Gordon Brown的首个作品、现正重建的「大学道二号」,拾遗昔日将现代主义建筑由西方移植到香港的尝试。「邻里关系研究所」将湾仔不同后巷空间转化为360度AR影像,让公众体验日渐式微的后巷小店空间。也不一定要有官方评级才可称为历史建筑,跨国文物保育工作室「Purcell」以西营盘社区为试点,设计互动装置,让公众了解老区大大小小的潜在文化资产,诸如历史建筑、园景、以及对社区别具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「一直以来,随着社交媒体兴起,建筑界有不少人贡献专业知识,参与民间规划;而疫情下,香港城市建筑的商业元素仿佛暂时退居二线,很多实在的民生面向像退潮后露出水面。」梅馥曼希望,「集籽种城」能够让公众见到一个多元的香港城市未来,每个人都有份参与社会设计,照顾到不同人的需要,包括儿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