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寸圖則 一筆一劃 勾勒城市靈魂
人與城市 共生共榮
人和城市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各種關係,但甚少人會仔細回顧:人與城市空間本質關係為何?在稠密的城市中,方寸空間的運用如何建設繁榮的城市?不同空間及其使用者如何共存?在高速城市化下,我們忽略了那些人群的聲音?
公共空間意指一個不參與經濟或社會條件,任何人都有權進入使用的地方。它既是一面鏡,反映城市的鄰里身分,也是一道橋,有助整合共融性的社區身分。然則,數十年間大量亞洲城市例如香港,城市發展過於急速,變化過大,少有閒暇糾正我們的社區和社群能否追趕上如斯劇本變。在一切都計算成本效益,經濟至上的價值下,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及承繼這一個由人組成,塑造的城市?
「鄰里關係研究所」正正圍繞著公共空間的規劃而生。何力輝(Eric)原是建築師,於2019年成立研究所,希望透過研究公共空間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發展可能。研究所源自一間建築公司的計劃,希望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,以人為本,和社區不同持分者溝通合作,尋求共識,攜手建立共融社區。
社區設計 同繪公共空間
「社區設計沒有所謂『有形』或者『目標』的規劃方向。反之,其希望大家透過表達自身所需,從而一同構思身處的空間所缺乏但又需要的東西。研究所希望由使用者角度出發,仔細了解一個社區究竟需要甚麼。」這種於社區層面,包括透過街坊、小型及大型機構,了解和解決問題的方式,正是「社區營造」的意義所在。
研究所會主動了解區內大型地產商發展,並發掘社區活動的商業價值,以「荃灣鄰里關係研究計劃」為例,計劃獲得發展商支持,提供場地舉辦社區展覽,讓居民食得健康及治癒身心,並與不同機構合辦不同鄰里活動,例如認識荃灣的親子填色工作坊,從而說服發展商為社區發展出一分力,達至雙贏。
傳統的城市規劃由政府主導,由上而下規劃城市藍圖,卻少有固定機制聆聽及正視社區使用者的聲音。研究所希望以由下而上的方式,傾聽社區內大小持分者的意見,讓社區規劃中被忽略的街坊聲音被聽見,包括邀請土生土長的街坊擔任研究員,親身分享所屬社區的特色。另一方面,亦會與不同非政府機構合作,以接觸弱勢社群,例如劏房居民。
團隊曾訪問基層市民對公共空間不足的看法和建議。「曾經有位婆婆表示,自己連落樓也有困難,談何公共空間。」這次經歷令Eric反思到,公共空間不單只在乎如何規劃,更應該思考使用者能否使用。很多時候,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在於公共空間本身,而是在於如何讓弱勢社群可以享用到公共空間。就長者而言,研究所特別透過照顧者的觀察,了解長者生活習慣,以了解區內長者真正的需要,這發現正正是實行社區營造重要的第一步。想改善社區,先了解社區核心問題,再從而提出人性化的改善方法。
在Eric心目中,一個社區設計完善與否從來都是以人為本。一個社區內有百種人,百種聲音,背後代表的是不同文化和不同對城市的想像。只有真正在那個社區生活的人,才會知道怎樣才算最完美的社區。Eric希望長遠而言,在香港這座城市,會有一個回饋機制,聆聽百種人的想法,更會有不同公共設施聯繫各個持分者,共同勾勒、創建各式各樣的「完美社區」。